<

抓实抓细,着力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 ——深入贯彻落实《“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17-10-09

  编者按:2015年11月底,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以来,各部门与各地因地制宜贯彻落实,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本报从今日起开设《贯彻落实〈“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专栏,从中总结经验、梳理做法、发现不足、传导压力、凝聚合力,进一步推动《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助力文化精准扶贫。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作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顶层设计和“十三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行动纲领,2015年11月底,文化部等七部委印发了《“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出台近两年来,在文化部等部委的部署和支持下,各地按照“补短板、兜底线、建机制、畅渠道、促发展”的要求,通过摸清问题、找准抓手,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创新机制、形成合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可喜成果,贫困地区群众文化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文化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规划纲要》出台前夕,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内蒙古通辽市联合召开全国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推进会,三部门于2016年6月在北京召开全国文化精准扶贫工作视频会议。两次会议对推进“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作了具体部署。文化部充分发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作用,将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列入协调组工作重点,明确各成员单位任务分工,确保《规划纲要》顺利实施,推动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文化部参与起草和出台的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文件,为深入推进《规划纲要》实施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将“国家扶助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协调发展”列入法律条文;2017年5月,文化部出台《关于加强边境地区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包括边境贫困地区在内的边境地区文化建设作出全面部署;6月,印发《“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文化部等实施一批文化扶贫项目,推动文化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其中,文化部会同中宣部等部门完成1.1万个贫困地区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实现了贫困地区民族乡和边境线行政村村级文化设施全覆盖。2016年,中宣部、文化部等部门启动“贫困地区民族自治县、边境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计划两年内建设2.2万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部组织开展了“春雨工程”“大地情深”等示范活动,2016年以来,面向老少边穷地区举办各类文艺演出、讲座培训、展览展示近400场次,服务群众超过100万人次。
  文化部注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深入实施“三区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并在2016年启动“阳光工程”——中西部农村文化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在中西部2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招募文化志愿者,开展农村文化工作和乡村学校少年宫艺术培训。两年来,共招募1871名农村文化志愿者和800名乡村学校少年宫文化志愿者,开展服务超过20万次,带动了农村文化志愿服务发展,为缓解农村文化人才队伍不足进行了有益探索。
  各地对贯彻落实《规划纲要》高度重视、积极推进,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把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其中,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宁夏、新疆制定了《规划纲要》实施方案或实施意见,体现了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导向,针对性、操作性强。各地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对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资金予以补助。一些地方在对《规划纲要》实施进展、质量和成效进行动态监测评估方面也进行了一定探索。
  各地因地制宜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综合施策。
  在保障基本、促进均等上下功夫。各地加快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以县为基本单位推动落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普遍达标、全面覆盖等。落实2017年中央补助地方文化事业专项转移支付资金45.52亿元,继续实施贫困地区村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流动文化车工程、送戏下乡等项目。按照“一场、两堂、三室、四墙”的功能要求,安徽开展的农民文化乐园建设试点全面推开,目前省级示范点已建成500多个、市县示范点1000多个;2016年,按照“七个一”标准在安徽20个国贫县推进“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建设239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017年新增109个。
  在增强活力、提高效能上做文章。针对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发展活力不足以及服务资源分散、效能不高等问题,有关省区市通过提高公共文化机构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创建“按需点单”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等多种方式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例如,内蒙古乌兰牧骑和数字文化资源等进基层,通过建立灵活机动的流动服务网络,将丰富的文化产品送到群众身边,有效扩大了服务半径。
  在科技提速、人才支撑上动脑筋。有关地区注重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推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注重发挥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的支撑作用,成效显著。“中西部贫困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档升级”建设项目2016年启动,计划分5年对贫困地区839个县所有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数字文化设备进行提档升级。开展基层图书馆网络互联互通工作,保障扶贫试点优先联网。以陕西为例,已初步搭建起省分中心、市县支中心、乡村基层服务点相结合的五级共享工程网络框架,全省目前贫困地区文化共享工程全覆盖,公共电子阅览室覆盖率达72%。
  在加大帮扶、推动发展上深谋划。各地将文化帮扶作为支持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发展的一项特殊措施,大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建立文化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帮扶,还通过为群众创造脱贫致富有利条件,促进地方特色文化保护和发展。如广西通过举办民族传统织绣培训计划培训班,以织绣培训成果为基础,开发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创意产品,探索“政府+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文化技能扶贫模式。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任务仍十分艰巨。一些地方对抓好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进展不均衡、措施“精准度”不够等普遍问题,《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与贫困地区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鉴于此,文化部公共文化司于9月至11月开展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督查调研工作,进一步推动《规划纲要》贯彻落实。